文化如何为学校立魂?——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新教育实验重要成果推广系列之
新教育学校文化什么样?
——新教育学校文化的表征
(《新教育年度主题报告》文摘)
文化既至高无上,微妙至深,又鲜活自然,无处不在。古人所谓“道不远人”,所谓“道散为器”,所谓“体用不二”……就是这个意思。新教育的学校文化也是如此,它需要把新教育之魂加以外化或对象化的表达,也就是说,要在学校的每个细微领域,如物质载体、制度规范、行为方式、符号表达等等,氤氲新教育文化的生机,浸润新教育文化的精神,真正让新教育之魂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换而言之,学校的日常生活,应该努力把新教育之魂“活出来”。
1、使命、愿景、价值观:新教育学校文化的核心
走进校园,首先看到的虽然不是使命、愿景、价值观,但是,他们却是一所学校最根本性的东西,学校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
使命,就是学校的责任,或者学校为什么而存在。
愿景,就是学校的蓝图,或者学校在未来较远的时间里,要抵达到哪里,成为什么。
价值观,就是学校对于好坏、善恶、美丑、成败、是非的一种基本价值信仰和评价标准,对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把学校中许多价值作一个清理,排一下顺序,确立一个优先原则,就是学校的价值观体系。
一所学校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体现了新教育学校文化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它往往是学校经过长期追寻、苦苦思索,经由充分的酝酿讨论,然后由文本固定下来的。
包含使命、愿景、价值观的文件,应该是一个学校的“基本法”,是指导全校师生行为的根本大法。这个基本法是一所学校不可以轻易更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换了一个学校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也就是更换了一所学校。纵然地点还在,建筑还在,名字还在,但是我们所面对的,却已经不再是文化意义上的那个学校了。
而且,这个学校的“基本法”,应该超越任何一任校长,它应当规定校长以何种程序,才能恰当地重新处理、阐释这些理念。而不至于任何一任校长走马上任,首先都是费尽心计另搞一套话语系统。
对于一所具体的新教育实验学校而言,认同并且自觉践行新教育实验的文化使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应该是加盟新教育的前提条件。需要的只是不断加深对于这一使命的解读、对话,从信任走向信仰。
在明确了使命以后,描绘愿景,是建设新教育学校文化的关键。一般而言,一个好的新教育学校的愿景,必须具有前瞻性,体现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具有清晰性,如麦当劳的“成为全世界每一个社区的最佳雇主”,盛大的“网上迪斯尼”,长江商学院的“中国CEO的‘西点军校’”等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愿景”;具有激励性,让学校师生员工能够激情澎湃,愿意为之全力以赴。
如果说愿景描述的是我们要抵达哪里、成为什么,那么价值观要描述的就是如何抵达,靠什么来实现愿景和使命,它回答的是我们为什么只能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坚决不能做。价值观是为实现使命、愿景而提炼出来,并予以倡导、指导师生员工共同行为的准则。
(图为新教育实验区贵州贵阳云岩区林泉小学)
2008年初,新教育研究院研究中心和翔宇教育集团合作,在宝应实验小学搞过校中校试验。当时他们曾经集体决议,为共同体拟定了一份学校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其中的“使命”是这样表述的:在学校内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理想。
其中的“愿景”有四个:一是在不采取应试教育(题海战术)的前提下,学生素质及成绩均居江苏省一流水平(并可对此进行质性及量化评估);二是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卓越的专业发展共同体;三是全方位领跑新教育实验,成为新教育实验的示范学校;四是成为新教育实验的培训基地、观摩基地。
而其中“价值观”(集体承诺)有五个方面:第一,不存在高于学生成就的教师荣誉和集体荣誉——我们把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当成是教师的最高荣誉(一个孩子的进步,胜过教师或学校获一个全国一等奖);第二,对每个学生怀着高度的成功期待,并悉心跟进对其学习的指导;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困难及潜能;第三,不采取题海战术(事先检验每一道学生即将用时间去完成的练习);引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品质,但不将教育责任推诿于家庭;第四,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呈现所教学科的丰富性与魅力;在各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理解力(在可理解的学科里,反对死记硬背);第五,认同新教育实验理念,恪守新教育人的理想、公益、田野、合作精神。
在此基础上,这个文本还提出了学校的阶段目标、教师标准、学生标准、价值优先顺序等。
这一份文件是由执行校长起草,全体教师在阅读草稿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再由校长通读修改稿,全体教师举手表决通过的。
学校的管理层表示,自己的一切行政行为,都只是对这份文件的守护。即他们所做的,就是让这份文件的精神成为活生生的事实,而不成为一纸空文。
同时,任何教师都可以以这份文件为根据,批评任何一位管理人员和同行。不存在着高过这份文件的个体意志——当然这份文件在起草与集体通过的时候,也不会让文本逾越人道的边界,逾越法律和道德的边界,以致侵害到个人的利益,尤其是个人的自由意志。
尽管这个文本有许多不成熟之处,但是这份旨在实现和捍卫“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学校制度,仍然可以成为我们思考与行动的参照或者起点,尤其是学校的使命,应该成为所有新教育实验学校共同的追求。我们渴望,在这次会议以后,有更成熟的试验和文本,出现在新教育实验学校中。而我们即将诞生的芦滩小学,也将全面实践新教育学校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图为新教育实验区河南洛阳高新区孙旗屯学校)
2、校风、校训:新教育学校文化的精神之窗
与使命、愿景、价值观一样,学校的校风、校训,有时候也是看不见的(尽管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在校园里呈现出来),但却是学校文化的精神性的纲领,是学校使命、愿景、价值观的一种诗意化、简约化表达。
一所学校的文化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学校优秀的历史积淀——一所好的学校,在它写下的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故事中,总有一些精彩的部分,有值得后人继承、发扬的东西存在;另一种是学校有意识的追求——即从某一任校长开始,学校把某个理念当成全校师生追求的梦想或标尺,然后大家朝着它不懈地努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所说的“校风”(学校风气),其实是从历史积淀下的文化的实然状态来说的;而我们所说的“校训”,其实是从学校应该朝向的理想境界,即学校文化的应然境界来说的。所以,校训应该秉承了学校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基本精神。
我们重点考察一下校训。校训应该学校提出的对全校成员具有规范、警策与导向作用的行动口号。一个好的校训,不仅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也能够反映这所学校的价值追求。所以,它往往是我们打开一所学校历史文化之门的钥匙,是我们眺望一所学校精神家园的窗户。一个好的校训,同时能够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成为激励师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源泉。
我们都非常熟悉许多著名学校的校训。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如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德艺双馨”,如南开中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郑州正始中学的“人生正始,伟业我待”等。
那么,一个好的新教育实验学校,应该具有怎样的校训(及其所象征的学校使命、愿景、价值观)呢?我们认为,它应该要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它应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阐释“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新教育理念。或者说,它至少是和这个理念不相违背的。那种只要分数,认为有分数就有一切,另外的所有追求都无足轻重的教育观点,那种为了明天的幸福可以牺牲今天的快乐的教育观点,以及体现这些观点的格言,显然是与新教育实验的宗旨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
第二,它应该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相一致,尤其是和儒家自强不息、仁心充溢的精神高度一致。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教育思考和教育叙事,是在这个土地上的教育思考和教育叙事,我们所用的语言和精神资源,首先是属于这片土地的。只要我们还守在这片精神文化的土地上,我们就必须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能量,成为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据。
第三,它应该具有独特的个性。一个好的校训,总是完全地属于自己的,甚至是只属于自己的——它越是只属于自己,也就越能够成为启迪其它学校,越能够完美地实现其教育理念。我曾经读书的苏州大学前身东吴大学,把“养天地之气,法古今完人”作为校训,我曾经领导过的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把“我在乎你”作为校训,以及本节开头的引用的一些校训,都彰显了这些学校独特的文化历史、文化成就和文化个性。
第四,它应该富有诗意,言简意远。好的校训总是一种较诗意、较含蓄的表述,总是可以不断地阐发,不会停留在这个时代的局限里。同时好的校训要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展开的余地,不能只是对于某一个细微的局部的关注。譬如说,它可能用“端正”作为校训,因为“端正”作为一个尚未被阐发的价值,可以渗透到学校的一切生活中,但是如果把“字要写端正”作为学校的校训,就显得狭隘了。
第五,它应该有向上的力量。校训最好是一种积极、高远的表达,具有精神引领的作用。即它要具备有激励人生出浩然之气,从而意识到生命的尊严,进而去为之努力的作用。如有些学校喜欢“草根精神”,但是让十来岁的处于花季的孩子们去像草根那样默默无闻,不求花开,这事实上是对生命发展阶段的误解。
作为校风校训的语言往往是格言式的,具有高度概括性与抽象性。所以,虽然它能够被无尽地阐发,却也同时因此而显得抽象、单调,尤其对学生而言,它有时似乎只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教条。因此,校风、校训应该与特殊的学校文化象征物,学校文化的榜样人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组可触可摸,任何人都可以理解、感受到的文化表述。校风、校训揭示出文化象征物、历史榜样的精神内涵,文化象征物和历史榜样则演绎出校风、校训的具体精神,让它们不再抽象而变得具象,不再单调而变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
浙江省平湖县的广陈镇广陈中学,在石明生校长领导下,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
它的校训是:广德陈善,端政致和。
广陈这个名字,最初是源于元朝时这里设立了广陈务和芦沥巡检司,“番舶列肆于此”,故名广陈。它的原意仅仅是许多船只陈列在这里的意思。但是学校非常智慧地用“广德陈善”这四个词,赋予了“广陈”全新的含义。广德,培育扩充自己的德性、仁心;陈善,汇聚美好事物、书写自己美好的故事。这是一个相当具有文化意蕴,也与新教育理念高度吻合的表述方式。
这种赋予原本并无文化意蕴的旧校名以具有高度文化意蕴的新含义的方式,是值得借鉴与提倡的。在石家庄桥西区野有这样的案例。如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四维小学,四维的原来含义,就是四个村庄共同建造了这所学校。但在学校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们把《道德经》中“道、天、地、人”四个元素和谐相处,共奏出生命之曲当成了四维的新含义,以进一步阐发学校原先确定的“和”的思想。
广陈中学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取自儒家经典《易传》的名言刻在了墙上。这两句格言是对“广德陈善”的另一种表达。广德,就是要培植、扩充人内在的德性仁心,这不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么?陈善,就是要汇聚美好,书写美好,这不就是“厚德以载物”么?
广陈中学的学校文化建设之妙,还在于他们善于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来阐述学校文化。他们认为,元代赵孟坚的人格与书画诗歌,正可以看成是“广德”、“陈善”这四个字的具体体现。所以学校在校园里为赵孟坚塑像,建立相关的文化诜庭园,这样,抽象高深的文化理念,就化为活生生的人物,化为活生生的故事,以及可欣赏可触摸的文化建筑了。
与此同时,他们选择了一个特别的学校文化的吉祥物:稻草。学校的稻草艺术,原来只是一个课外兴趣活动,后来慢慢地被美术界欣赏,终于登上美学的殿堂。但是,当学校意识到稻草乃是稻的精魂,是稻奉献一生之遗骸最后一次升华的时候,稻草艺术于是就有了文化的意蕴,再一度成为阐释“广德陈善”的解释者了。
从种子到萌芽,到稻禾之美,到稻花之香,到洁白的稻米养育了一方人民,再到原本以为无用的稻草,成为脚下的草鞋,成为屋上遮蔽风雨的建筑,再成为可以挂在墙上的美学艺术品,或者成为灶中的火焰与灰烬,成为土地中的肥料,这一个完整的稻的形象,岂不正是“广德陈善”的最好诠释?
于是,从“广陈”这个原本没有深意的名字,到“广德陈善”的校训,再到它与效法上天的“自强不息”,与效法大地的“厚德载物”的文化阐释,再到与本乡本地的文化英雄赵孟坚的联系,再到所有人可以欣赏可以触摸可以制作的稻草艺术……一个学校的文化理念,或者说校训以及文化象征系统,就显明起来了。
3、制度:新教育学校文化的“契约”
为了保证学校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落到实处,需要制定一个规范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的制度。
制度是硬文化,文化是软制度。制度是文化的体现者和守护者,只有学校管理制度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文化的守护者,那么学校文化才能够得以保护、发展,而制度也同样会受到文化整体的保护与滋养。
新教育学校文化十分重视学校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制度规范的建立与完善,更重视在学校制度规范注入新教育的文化内涵。我们主张,学校制度规范的制定,应该是一个平等参与的过程,应该是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共同遵守的“契约”,而不能够把校长的意志强加给师生。制度规范一旦通过,就必须共同执行,没有例外。
在具体的制度运作过程中,新教育实验遵循的是“底线+榜样”的管理原则。所谓底线,就是基本的要求。而管理的秘诀正在于,它总是表扬从这个底线中涌现出来的优秀者。这些优秀者,这些最大程度超越底线的人,就是我们新教育实验所说的“榜样”。新教育永不表扬达到了底线的人与事,它甚至极少直接批评没达到底线的人与事,因为它不会将目光与精力,耗费在消极的因素上,而只是毫不吝惜言辞与诚意,去表扬榜样,言说榜样——当然,是呈现榜样的故事,榜样的细节,而不是笼统地说某某某是榜样。
新教育主张,应该用榜样激励新的榜样,以故事引发新的故事,让细节推动新的细节。只有用榜样的精致引来更多精致,用榜样精彩引来更多精彩,用榜样专注引来更多专注,新教育才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发展。
“底线+榜样”是一个不可分拆的联合体,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如果没有底线,没有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就没有基本的环境与氛围,也很难产生真正的榜样。即使出现了个别榜样,也会感到孤掌难鸣、孤立无援,甚至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不利于榜样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同样,如果没有榜样,只抓底线,有可能导致新教育实验失去方向,难以持久,甚至堕入形式主义。
底线一定要有检查与奖惩,否则就会流于形式。榜样一定要有扶持与展示,否则就会失去动力。底线一定要保证所有的人能够做到,要求太高就会负担太重,失去底线的意义,最后也保不住底线的最低要求。
同时,一定要关注榜样,倾听榜样的声音,让榜样及时言说,让榜样及时引路。不能让榜样孤立无援。从新教育实验区的经验来看,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将榜样组织起来,形成区域新教育实验的核心团队。一线的榜样教师以及有榜样潜质的教师,与教研室的联合行动,并与研究中心始终保持一定的联络,在合宜的情况下,将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图为新教育实验区四川金堂韩滩慈济学校)
4、师生行为:新教育学校文化的气质
一个学校有没有文化,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一举手一投足,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可以看出一个大概。如师生的笑容灿烂不灿烂?学生能不能主动与你打招呼?从中都可以看出学校的文化品味。
学校行为主要由两个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领域也即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构成,它们在日常道德实践、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社团活动、社区与野外活动等时空中展开。
(1)新教育学校的行为文化,体现在师生的道德水准上。
新教育,首先是心教育。美好的心灵是幸福完整的人生的前提。新教育倡导“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倡导“理想的德育”,体现了我们的一种文化担当。因为文化是与道德的崇高内在关联的。康德认为,崇高道德才是文化的本质。他所谓“自然向人生成”,或作为自然最终目的的人,也就是“文化—道德的人”。他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善的意志是人的存在所能独有的绝对价值,只有与他联系,世界的存在才能有一最终目的。”文化人是摆脱了自然的欲望束缚,超然物外,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也即道德意志达到自我实现这一终极目的的人。因此,道德教育的文化视野和价值追求,必然是高扬道德的理性力量,并将培育具有崇高道德的文化人作为教育的最高使命。
(2)新教育学校的行为文化,体现在课堂的境界上。
课堂是学校最重要的场所,教与学是师生最日常的活动。新教育实验认为,课程不是简单的一堂课,而是一段旅程,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去“吻醒”知识,把那些美好的事物真正契入教师和学生生命的过程。课堂、课程和教室文化是新教育学校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学校每天最日常的生活。如果课程和课堂没有形成新教育学校的独特风景,独特追求,如果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卓越课程的开发者,永远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学校文化。
新教育为什么要倡导“理想课堂”?就是为了不让课堂这个传承文化的重要殿堂失去“理想”;就是要“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就是要“使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就是要“使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获得心灵的获得“解放”;就是要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在这个意义上说,“理想课堂”其实就是“文化课堂”。
这些年,我们倡导“教室文化”,它实际上是“理想课堂”的一个延伸。一个教师,转身进了教室,在师生共同组成的班级共同体中,那么他的角色就起了变化。他就是那个教室文化,班级共同体中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守护者。教室不能成为工厂,教师与学生不能是一位监工头和一群疲惫厌倦的工人的关系,他们生产的产品也不能只是分数的产品。
我们认为,一个教室,一个生活于同一个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梦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同志者。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理想的新教育实验的教室文化,就应该是这样的——在“芷眉”的教室里,在“小风习习”、“桃花仙子们”的教室里,我们已经阅读过这样的美妙;在雷夫“第56号教室里”,在克拉克的班级里,我们曾经眺望到与我们相似的理想……
(3)新教育学校的行为文化,体现在师生的阅读生活上。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美丽的城市。这是新教育关于阅读的主要主张。
一所学校有没有文化,首先看它有没有阅读。教育,首先就在于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生活。新教育为什么要倡导“书香校园”乃至“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同样也是基于提升个人、班级、学校乃至真个民族文化气质的战略考量。新教育实验通过改善阅读环境和物质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推动、阅读进课堂、评价“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途径或策略建设书香校园,目前新教育实验已经形成了区域行政推广(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等)、民间推广(新教育研究院“毛虫与蝴蝶”等)、学校推广(深圳南山央校“天堂鸟书林”等)、网络推广(“教育在线”)、班级推广(常丽华等“十佳教室”)等阅读推广模式。阅读改变人生,提炼人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位。新教育的“营造书香校园”,倡导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阅读”,进而打造一种学校的“阅读文化”!
(4)新教育学校的行为文化,体现在教师的行为方式上。
一个教师,在学校教师文化共同体中,如果校长的角色是唐僧,负责着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倡导与守护,那么他的角色就是孙悟空(如果他同样足够忠诚于团队,但能力有限,那么他就相当于沙僧;或者他忠诚于团队,但不免偶有私心,那么他就相当于猪八戒),他们都是卓越标准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愿景的守护者与实施者,是共同梦想的实现者。
无论是兼任着班主任或者只是某个学科的学科教师,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学校并不只是一个关系亲密的人生活在一起,它不是家庭,也不是心理治疗所,或者某个俱乐部。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学习是由教师作为指导者和监督者,年轻人学习人类发展进程中积淀下的人类知识的地方。最终,决定一所学校之卓越的,主要不是这所学校的人际关系有多亲密,而是这所学校在人格与知识的学习以及创造上——也就是说通过人格与知识的学习和创造,生活于其中的学生最终有多优秀,工作于其间的教师又有多卓越。
新教育人曾形象地把学校生活比喻成是一个汇聚在伟大事物的篝火旁边的一种特殊生活,在其中熊熊燃烧着的,应该是那人类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积淀下的知识。而生活于学校中的人,应该那沉睡了的知识的复活者,和新的知识的创造者。所以,在理想的新教育学校文化中,教师应该成为某一门或者几门学科的“疯狂”的热爱者,成为所教学科的虔诚的“传教士”。在学校生活的这几年中,他们应该以此为乐,以此为世界赠予自己的一份厚礼,而废寝忘食,只恨岁月匆匆,自己还不能穷尽这个领域的全部奥秘。而不应该是知识的厌倦者、逃避者,而把兴趣,转移到肤浅的领域,或者停留在人际关系的亲密上。
(5)新教育学校的行为文化,体现在教师的教研活动上。
任何一个群体要成为真正的文化共同体,就需要拥有共有的语言与密码,也就是有共同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有共享的故事、榜样、活动与仪式。对于教师来说,成为真正的教研活动,真正的学习型组织的积极参与者,是成长的重要途径。新教育学校文化的一个理想目标,就是把所有身处其中的人,打造为“终身学习者”。不仅是进入学校的学生在在校期间学习知识,而且还要把他们培养成终身学习者。
我们认为,一所学校的教研活动方式,以及有无教师文化共同体的专业学习,是决定身居其中的教师能不能成为终身学习者关键。而除非身为教师的教育者自身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者,否则想要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就不可能成为事实。那种满足于按机械的程式把课上好,按考试标准把知识传授完,按社会流行的方式进行教研活动,每个人心不在焉地总结三个优点两点不足的做法,将让教师丧失研究的兴趣,进而丧失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源动力。
有人说:“平庸的教研造成教师的平庸,卓越的教研成就教师的卓越。”这话说得很简洁,它说出了一所学校的教研氛围对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教师的影响。这种氛围就是一所学校的学校文化在教研生活中的体现。如果一所学校的教研活动是平庸的,走过场的,甚至是死气沉沉或者装模作样的,我们怎么能够相信,这所学校可能拥有真正优秀的教师文化呢?
所以,在理想的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教师文化中,教研活动应当被视为教育教学活力的真正源泉而被高度重视,日常的教研生活应当就像是教师们的节日一样被热情地对待,而全校教师在每个学期中,将共同研读优秀的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著作,不同的学科共同体,还将共同研读相关的本体性知识方面的专著,每一个学科始终能够追踪着本学科的研究前沿……除了少数滥宇充数于其中的南郭先生,身居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致力于成为终身学习者,整个团队呈现出卓越的学习型组织的面貌。
在这里,我想介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简称“央校”)的教师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加入新教育实验团队以来,他们不仅在生命教育、公民教育、书香校园、理想课堂、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而且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教师文化共同体的建设。他们从建设“文化央校”的高度,根据“文化强师”的价值取向,依托学校的“教师文化中心”,全面改革传统的培训和科研管理方式,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融入教师文化共同体的建设中,探索“以文化为本位”的文化研修与培训模式,通过大量的文化鉴赏、文化阅读、文化沙龙、文化考察、文化休闲等活动,与学者进行思想碰撞,跟大师徜徉艺术殿堂,随学者共涉人文境域,携同行在对话中创生智慧。引导和鼓励老师追求高卓的人生情怀,涵育典雅的精神气质,生长鲜活的田野智慧,打造了一支独树一帜的以价值认同、信念共存、个性互补、经验分享为特质的教师文化共同体。他们根据新教育“理想教师”的理念开展的“燕晗山大讲堂”大师学术报告会,“相约星期二”教师文化沙龙,“周末佳片有约”影视欣赏,以及“田园撷英”的田野式教研活动,异彩纷呈,富有特色,教师受益很多,很值得新教育实验的兄弟学校借鉴。
当然,学生文化共同体和教师文化共同体,在很多时候并非各自独立的,而是彼此交叉、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他们又事实上结成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张力的师生文化共同体。“教学相长”的古老信条在新教育的文化共同体中获得了新的意蕴。在这里,学生永远是自我发展的主体,而且是“成人之父”,“教师之师”。教师不单单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指导者,同时也是永怀童心的学习者,探索者。是学生对自我发展的渴望,让教师充满创造的欲望;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教师不断审视内心,提升自我;是学生的热情参与,让教师对课程开发充满信心和期待;最终,是学生的巨大进步让教师看到了创造的喜乐和教育的意义,从而坚定了执着前行的勇气和信念。所以,这个过程是师生共同体验和相互扶持的过程,是师生对知识共同探索、质疑和分享的过程,是师生生命共同完美的过程,更是师生对教育真实诠释的过程。
5、仪式、节日与庆典:新教育学校文化的“节气”。
“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新教育学校文化一旦走向成熟完善,都会拥有美妙优雅的仪式、节日和庆典。他们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活标本,也是学校生命中最值得关注的重要时刻。
在新教育学校,仪式、节日和庆典往往是这样一种时刻,它通过包孕性强、极富意味的、有象征意义的程序和形式,使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伟大的事物能够拥有一种伟大的时刻,获得神圣、庄严与尊重。仪式、节日、庆典作用于我们的心灵,它唤起我们内心的神圣感,使我们的生命能够经常与伟大事物交汇在一起,从而形成长久的动力。简单地说,就是一定的文化通过一种固定的模式供大家演习重复。
通过仪式、节日和庆典,学校的文化、愿景被一次次强化、确认,形成了新教育学校文化特有的“节气”。像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对于农民的耕作的意义一样,仪式、节日、庆典对于学校师生的生活也具有特别的价值,通过它们,师生被联结在一个共同体中,凝聚成一股向上的力量,学校的日常生活也因此被赋予了意义和目的,而不仅仅是一系列时间的堆积。
所以,如何对待教育生活中的那些重大日子:开学典礼,开学日,毕业典礼,欢迎新教师参加工作岗位,欢送退休教师并感谢他们为学校所做出的贡献……以及那些标志出自己学校独特文化的特殊日子——这将是一所学校的文化是否成熟、成型的标志。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我就看到了许多作为“我们的传统”的节日、庆典、仪式,如“首次铃声节”、“最后铃声节”、母亲节、女孩节、歌节、花节、鸟节、无名英雄纪念日、堆砌雪城的冬节、首捆庄稼节、新粮面包节……所有这些节日,都是他们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创造并且固定下来的。我想,孩子们在毕业之后,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将永远不会忘记在这所学校中度过的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以及那些激动过他灵魂的因素。
早在2007年8月下旬,新教育研究中心儿童课程项目组就通过论坛发出“写下明亮诗篇的第一行”的号召,希望每一位新教育教师,每一个新教育教室,能够从新学年的第一天开始,郑重其事地书写教育诗篇的第一行,并且把它书写得明亮、庄严。其中有这样一些文字:
每一个新的学年,新的学期,都是孩子们无可替代的人生中无可替代的一段岁月。它们将是明亮的诗篇,抑或沉闷的文章,这一切,首先取决于您写下的第一行。
一个生命的成长,就像是一棵橡树矗立在四季中,每一场风雨,每一缕阳光,最终都会以年轮的方式,铭刻在他的记忆里。而现在,这把岁月的刻刀,就掌握在您——一位老师的手上。……
九月一日,对于中国的家长、孩子和老师来说,其实早已经成了一种仪式,它意味着新学期的开始,意味着在金色的秋天,我们将埋下一颗饱满的成熟的种子,并给它以期待,相信在岁月的沉淀中能开放巨形花的奇迹。
但是许多老师会说这几天实在太忙太忙了,忙得我们只是在像应付一切生活中的琐事一样对待这个日子,而忘了它本该是我们生命中一个最最重要仪式了。现在,我们恳求你,为了每一个教室里那几十双明亮的眼睛,在2007年9月1日这一天,新教育“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项目组向所有的老师们提出建议:
让您和孩子们、家长们一起重新拥有这朴素而热烈的仪式;
让九月一日的第一天对于您和孩子们、家长们都非同寻常;
选择一首别有意义的童诗,让它开启新的学习旅程的第一个黎明;
选择一个别有意义的故事,让它为孩子们带来对未来生活的满心期待;
选择一个别有意义的绘本,让故事与图画为孩子们展示另一个世界的神奇;
选择一本别有意义的童书,让老师和孩子怀揣着梦想一起上路;
同时,你要从这一天开始,在一年的时间里,隆重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的生日。并将每一个开始,每一个结束,每一次憧憬,每一次胜利与失败,精心地打造成一个个隽永的仪式,让它们换来一次次真正的心跳与微笑……
每一个开始都是永恒的,每一个九月一日都是永恒的。让我们一起,用激情点燃创造,写下我们明亮诗篇的第一行吧!……
非常欣慰的是,当我们在今天重温这些文字中的时候,我们已经确确实实地看到:每年,有数万名孩子的九月一日,因为新教育实验,因为“毛虫与蝴蝶”项目,而成为一个终生值得珍惜的盛大的节日。
那么,一所学校可以有一个怎样生动隽永的开学典礼呢?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有一个片刻,那所女子学院的开学典礼,可以为我们借鉴:
教堂式的大厅大门紧闭,教师们身穿礼服肃立于前方的两边,正中站着校长。
一个女生走到紧闭的大门前,打开木盒,取出棰子敲击大门。
校长问:
谁在敲求知的大门?
女生答:我代表每一个女性。
校长问:你要寻找什么?
女生答:通过辛勤工作,唤醒我的心灵。并将我的生命,贡献给知识。
校长说:欢迎您,那些和她追求相同理想的都可以进来。
于是,学生们涌进了会场。
校长说:现在我宣布,新学年开始了——钟楼的钟声响起来了,被惊动的鸽子,扑棱棱地飞向了天空。
令人遗憾的是,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虽然这所女子学院保留了这样神圣庄严的开学典礼,但是校长和大多数老师以及受她们影响的学生,却已经丧失了承诺中对知识的渴望,并没有能够遵守“通过辛勤工作,唤醒我的心灵;并将我的生命,贡献给知识”的承诺。仪式,如果没有了真正的日常生活,它就会沦为形式,成为形式主义的繁文缛节。
而与之相反,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教育实验班级中,我们能够读到那种真正的心灵息息相通,生命彼此在庄重的仪式中相互镌刻出诗意的仪式——新教育实验特有的生日故事、生日赠诗。而且,在许多新教育实验学校和新教育实验班级,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节日,如“旺达节”、“榴花节”、“犟龟节”等这样一些源自自己环境和生活的独特节日。
在教育生涯中,最隆重的节日就是毕业典礼。毕业,对于一个成长中的生命是具有特别的意义的,它是一段旅程的结束,又是一段新的旅程的开始。所以,古今中外,都把毕业典礼当成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里程来郑重对待。
这里,我们介绍一下新教育的榜样教师——常丽华五(3)班去年七月份的毕业典礼。
五年的时间,他们遇到过无数次或大或小的庆典,毕业典礼,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次。常老师邀请了所有家长参加,两个多小时的毕业典礼上,他们真诚地诠释了“结束”和“开始”的含义。
孩子们用自己创作的毕业诗朗诵拉开了典礼的序幕——回忆、留恋、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浓缩在了十几分钟的朗诵中。为了这个朗读,孩子们不知道悄悄排练了多少次。最后,当孩子们敬礼向老师表示感谢时,很多孩子泪流满面。
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开启。孩子们的毕业诗,不过是一些断行的句子,却是五年岁月里开放出的极为绚丽的花朵,孩子们用这种方式告诉老师,也告诉自己:今天,我毕业了,我会继续写好我生命的每一首诗。
接下来,常老师则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慢慢地和大家回顾了五年的点点滴滴。从一年级开始,常老师用“成长”的长线,串起了散落在岁月里的一个个碎片。一年级的照片已经找不到了,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却一直留在她的心里。二年级,常老师带着孩子们开始班级共读,开始共写日记。三年级结束时,他们共读了两百多本经典童书,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共读共写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四年级,他们的阅读添加了历史、科学、人物传记的内容。冬至那天,他们拉开了农历课程的序幕。五年级下学期,又开始了儒家课程的穿越。这是五年的历程,三百多张幻灯片,每个孩子的笑脸都在这一个多小时中闪现,很多已经被遗忘的成长瞬间也在这里铺开,有欢乐,也有伤痛。诗歌、故事、音乐、大自然,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在常老师的讲述中再一次醒过来。
一个多小时的回顾,大家蓦然发现,生命的年轮就是在每一季的花开叶落中一圈圈沉淀下来的。回首之际,大家也都发现自己拥有了如此神奇珍贵的经历——未来的日子,常老师和孩子们彼此约定,要永远朝向伟大的知识,朝向明亮那方,朝向仁与恕,一天天地修炼自己。
然后是孩子们的毕业告别演出。这是孩子们的舞台,他们用诗,用歌,用音乐,诠释着成长的含义。常老师原打算用《青鸟》的演出作为告别,终究没有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这是她最大的遗憾。
最后是孩子们的卓越承诺。这也是常老师送给孩子们的毕业礼物——一个精美的相框里,是孩子们最后一天小学生活的合影,上面有这样一句话——
作为五三班的一名学生,在小学毕业之际,我向老师和家长做出郑重承诺:将来,无论我站在什么岗位,无论我从事什么职业,我都承诺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卓越的人。
在常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把这句承诺说给老师听,说给父母听,说给自己听,说给未来听——一遍又一遍,孩子们的神情也越来越郑重严肃。这是一个朝向未来的承诺,是为他们五年,甚至十年,几十年之后相聚时做出的承诺。我们的教育,最终就是要让每一个走出校门的孩子,不但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还要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放心去飞》的音乐响起来,常老师和五三班的每位老师一起,为孩子们献上这曲告别的歌。“放心去飞,勇敢地去追,说好了这一次不掉眼泪……”可是,歌声中,所有的人都掉泪了。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孩子们走到最亲爱的老师面前,和老师一一拥抱告别。泣不成声的孩子,泪流满面的老师和家长,就这样告别过去,走向未来……
写下明亮诗句的第一行,写下明亮诗句的每一行,写下明亮诗句的最后一行……就这样,一个个节日,一个个郑重隆重的仪式,那些理想主义的新教育人,把教育写成精致动人的诗篇。而这,就是真正生活出来了的学校文化。
6、建筑:新教育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
学校首先是一个器物化的环境。它的自然、设施、技术、建筑等并不是外在于人的,相反都打上了人的意志的烙印,折射着人的价值追求、审美趣味、思想方式,彰显出特定的文化意味。马克思曾经多次指出,人是环境的创造者,甚至是自然的建构者,通过创造和建构,人把自己的生命力量对象化到环境或自然中去,来确证自己,并直观自身,马克思把这种环境和自然称为“人化”的产物。所以,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池一塔,一砖一石,一器一物,莫不浸润人的情致,莫不濡染人的品格。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所以,我们说,改善学校环境设施,提高教育现代技术水平,自然无可厚非,但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还应当在学校的这些器物世界里灌注一种精神的、人文的气息,它对师生才不是一堆外在的、冰冷的、陌生的物质,而成为学校的精神象征,焕发出无与伦比的教育魅力。
我们不妨以学校建筑为例。
丘吉尔曾经说过:“我们先是建造我们的房子,然后是我们的房子塑造我们。”学校的建筑传统,不仅是学校记忆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有时候,最好的教育,往往曾经发生在某棵大树之下,某间临时帐篷之中,或者在几间最朴素的土房里。在学校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保留这些记忆。我在主持苏州教育工作的期间,曾经面对苏州中学的扩建问题。这是一个千年府学的遗址,也是百年新学的见证。那些遗址是文物,当然不会轻易拆除。但是那些红色的四、五十年代建设的小楼,要不要保存?我坚持,学校应该保留这些建筑——尽管拆除他们建设更加现代更加宽敞的教学楼,无论从视觉效果还是从经济效益都会更好,但是从学校的历史记忆,从学校的文化自觉来看,保存可能更有意义。因为,钱穆、钱伟长、胡绳、叶圣陶、孙起孟、陆文夫、吕叔湘等文化名家以及30多位院士,曾经在这些教室里学习、工作过。
(图为新教育实验区四川成都韩滩慈济学校)
我们对贵州石门坎有着特殊的感情。这里曾经创造过中国教育的奇迹。近一百年前,英国传教士柏格理等人,和中国的汉族、苗族等知识分子,在原来最贫困最落后的苗区,共同创造了教育的传奇。他们创造了苗文,编制了中国本土的教材,建设了游泳池和足球场,建立了足球队,把体育和卫生带进了还处于奴隶社会的落后山寨。几十年中,这个连鸟兽也难以到达的山区,走出了大学生,走出了博士生……
在贵州石门坎民族中学,我们看到,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幢楼,每一间房,甚至已经倒塌的土墙,都成了文化本身,成了神奇故事的活的见证。我们新教育团队应邀到这里工作了一段时间,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延续那个伟大的传统。
在浙江春晖中学,我们看到了一间普普通通的老房子。这间房子有什么价值呢?可是,它是夏丏尊先生在白马湖教书时为自己筑居的,在那里,一些美丽的散文,同样美丽的教育思想曾经诞生,请问,有哪幢大楼能够比它拥有更高的价值?
所以,我们的学校究竟想要怎样的建筑?去追逐时髦与潮流吗?可是时髦与潮流永远比建筑要走得更快。而反之,如果任何一幢朴素的建筑,如果有我们的故事曾经在那里发生,有我们普通老师创造的动人故事流传,有我们的英雄甚至伟大的人物曾经在那里栖息,那么它就是最美丽的,最值得保留的。
那么,作为一所具体的学校,他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应该如何进行呢?
第一,它应该处处散发着文化的气息。学校建筑确实应该是美的,但更应该是文化的。学校的教学楼、行政楼、食堂、庭园和道路等,都可以用具有文化意蕴的名字来命名。这些命名,要体现学校的文化追求、历史传统,与校训、学校愿景、价值观有内在的逻辑。它应该是我们社会主流的优秀文化,最好还同时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如我们在杭州萧山银河小学所看到的那样。学校的七幢楼宇名以北斗七星命名,七颗星连缀成北斗,连同天文台,体现学校“让每一颗星星在银河中闪光”的愿景。
在学校环境布置方面,应该尽可能多地用作品和照片等本校有生命力的内容,而不只是用文字、标语来彰显文化。即使用文字,也应体现学校的核心理念,而不应该是没有灵魂的拼凑剪贴。所以,作品应定期更换,一般按照月份为宜,最低的频率是按季度,春夏秋冬更换。能有一些地方成为学校师生言说的平台,让学校管理者能够及时倾听学生和教师的声音,让参观者能够重现师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场景与细节。最好有一些地方能够让学生涂鸦,让学生把意见贴在上面,学生与教师可以在这里对话、交流。
第二、它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学校建筑是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长”出来的。现在的学校,与宾馆已经非常相似,在一个大拆大建的时代,建筑设计师们根本无法定下心来,设计一些只属于一所学校的建筑。一张图纸稍加修改,就可以成批使用。许多农村的学校,不去寻求田园学校的境界,反而学起城市学校,搞起了水泥森林。所以,在学校建筑文化上,不能千校一面。
(图为新教育实验区贵州贵阳云岩区林泉小学百草园)
第三、它应该有师生们共同完成。学校是师生们共同筑居、点缀、生活的地方,它的设计,它的粉饰,甚至它的部分建造,更不必说它的绿化、美化,应该把师生的智慧与劳作融入其中。这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是学校生活中的大事,有意义与价值的事。现在许多学校把所有美工、装饰全部外包给装潢公司,我们踏进这样的学校,表面看起来很有文化,也很美,其实这里没有生机,没有活力。而真正美妙的教育场所,就是师生们亲自创造的空间,一棵树,一棵草,一堵墙壁的粉刷,一个标志的设计,都是师生漫长生活的结果。
第四、它应该体现对生命的尊重。新教育让生命自由舒展的基本追求,应该体现在包括学校建筑在内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主张小学校园要有儿童化取向,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体现对儿童生命的尊重。如一些学校把校训物化为一个孩子易于接受的形象。“力求进步”,在石家庄的一个学校里被物化成“脚丫”,而海门通源小学则以卡通形象“源源”作为学校大小活动的一个标志。再比如学校黑板使用时应以最后一排同学能看到的地方为书写的下限,学校的一些作品的悬挂高度,下框最好与本年级一般学生的视平线等高,等等,这些对生命的尊重,其实都是新教育倡导的学校文化。
7、故事:新教育学校文化的英雄叙事。
文化,最终是以两种方式凝固起来的:文化中的英雄叙事和神圣性的建筑。故事和建筑,往往成为文化超越时间的见证。
一所学校中,谁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也就是说,在本校所有曾经生活过的人之中,谁是教师心目中的英雄?谁是学生心目中的英雄?换句话说,一所学校树立怎样的英雄和榜样?
这个问题将是对学校文化真正的回复。因为这是新教育学校学校文化的一个方向性问题,也是最根本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那些如老黄牛般忠诚忠实的,确实曾是我们的英雄;那些冲破重重难关获得比赛荣誉的,也确实是学校的风采人物。但是,一所学校还应该有更伟大也更朴素的教育传奇:像雷夫的第56号教室,像爱林·格鲁威尔的“街头日记”,甚至像基丁老师那样“失败”而同样令人尊敬的教育改革。
是的,我们很多学校,可能什么都有,但就是没有真正的新教育英雄、新教育榜样、新教育故事。这也是我想追问所有实验学校的问题:你的学校有自己的新教育英雄吗?你的学校有自己的新教育榜样吗?你的学校有属于自己的新教育故事吗?我始终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所有新教育实验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最应该努力的方向。
因为,我们认为,新教育的学校文化能否真正形成,新教育实验能否写在中国教育的历史上,取决于新教育的教师能否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能否拥有真正属于新教育的故事。
(文章来源于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年度主题报告》暨新教育实验第十届年会主报告《文化,为学校立魂》一文。)
新教育校园文化参考资料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汇聚新教育的创造,探寻好教育的真谛,分享追寻者的美好,助力有缘人的梦想。守望新教育,追寻真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